乐欧游戏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56|回复: 0

倾听矿物的声音——蔷薇辉石

[复制链接]

3

主题

6

帖子

1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3
发表于 2023-4-19 15:24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泽如桃花艳丽,质似美玉无瑕







蔷薇辉石(Rhodonite)
【名字由来】
其英文名字Rhodonite来源于希腊语,与Rose(玫瑰,蔷薇)相仿,以象征它独特的蔷薇红色。因而蔷薇辉石又被称作“玫瑰石”或“桃花石”。又因其在我国发现于北京昌平地区,而得名“京粉翠”。众多雅称,无一不在彰显着它诱人的魅力。

【化学组成】

(Mn,Ca)5[Si5O15]。MnO含量为46%~30%,FeO含量为2%~12%,CaO含量为4%~6.5%,SiO2含量为45%~48%。成分中由于Ca、Fe、Mg、Zn的替换,所以蔷薇辉石的成分是变化的。CaSiO3固溶体含量不超过20%。含MgO达6.24%的变种为西湖村石。富Fe和Zn者分别称铁蔷薇辉石、锌蔷薇辉石。



【晶体结构】
三斜晶系,平行c轴的五重单链状结构。

【形态】
平行(001)厚板状、三向等长或一向拉长粒状。晶面粗糙,晶棱弯曲。有时依(010)成聚片双晶。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。

产地:澳大利亚



产地:巴西



【物理性质】
蔷薇红色,表面常覆有黑色氢氧化锰被膜;玻璃光泽。硬度5.5~6.5。柱面解理完全,{001}解理不完全,三组解理交角近于90°。相对密度为3.40~3.75。





【成因产状】

常见于片岩和其他变质岩中,与锰铝榴石、菱锰矿等共生。也作为较低温矿物见于热液脉和接触交代矿床中,与其他锰矿物及Mn、Pb、Zn硫化物共生。表生条件下极易氧化为软锰矿、菱锰矿。水化后形成水蔷薇辉石、硅锰矿或含锰蛇纹石。

产地:巴西


蔷薇辉石与镁铁闪石共生

【鉴定特征】
致密块状、蔷薇红色、黑色被膜。以其硬度、加HCl不起泡而区别于菱锰矿。





【主要用途】
主要用作装饰石料,也用作饰品及雕刻工艺品。





【著名产地】
有美国的马萨诸塞州、瑞典的隆班、俄罗斯的乌拉尔、澳大利亚,以及我国北京的西湖村、吉林的汪清县等。

【研究历史】

我国首次发现的蔷薇辉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西湖村。

1922年,地质工作者的先驱丁文江首次对该区进行地质勘察。1930年,实业部地质调查对其进行锰矿调查,提交了《河北省昌平县西湖村附近锰矿报告》,在矿物成分里提到蔷薇辉石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华北地质局直属一零一预查队曾对西湖村锰矿进行检查。1958年,冀东地质队一分队到矿区进行了解。1959年,河北省地质局第十三队曾建宇等人经过系统地采样分析,提出了除锰矿外有大量蔷薇辉石的存在。1960年,昌平县地质科钟宪卿认为除锰矿外,老硐中还有蔷薇辉石存在。

1966年至1976年,北京市地质局一零二队于丕中等对本区蔷薇辉石进行普查,测了1:1000地形地质图0.55平方公里,取得了蔷薇辉石分布的初步地质资料。

1969年3月至1974年1月,于丕中、张吉庆、闵伯文等为解决北京玉石原料的迫切需要,根据北京市二轻工业局和昌平县委的要求,对西湖村蔷薇辉石及多金属矿在1967年的地质工作基础上再进行普查,为进一步查明蔷薇辉石赋存情况与富集地段。(上文摘自《地球》,2005年06期)

作       者:刘   卉        音       频:葛晓梅   
彩       铅:葛若雯        资料整理:刘    卉   
美术编辑:赵亚楠        校       对:陶    琴
欢迎投稿,投稿邮箱kepu@mail.iggcas.ac.cn

公众号:中科院地质地球所
ID:dizhidiqiusuo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乐欧游戏网

GMT+8, 2025-4-19 22:18 , Processed in 0.157562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